(通訊員 張慧秀)2月17日,中外園林聯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召開了草海北坡集雨區面山地類與土壤調研報告會。林業研究院的生態專家崔明以草海項目為例,詳細講解了面山地類與富營養化黏重土壤的特性與施工難點,并就草海項目的生態建設提出了針對性措施。中國林業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的相關生態專家及中外園林的技術、設計人員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草海自然保護區位于貴州省威寧縣,是典型的喀斯特風貌地區。雨水充沛,年均總降雨量約為950mm,太陽輻射也十分強烈,且多大風。林業研究所的專家們現場調研發現,草海北坡土壤質地以粘土為主,土壤通透性非常差。而中外園林擬建的貴州威寧草海森林公園就臨近草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一旦受到破壞,恢復十分困難。
為了避免在公園建設和今后發展過程中各項工程對濕地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威脅,使濕地保護和發展相協調。中外園林邀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所的技術專家們一起參與到了草海生態修復項目當中,經過數月的調查與研究,專家們針對草海的自然條件做出了詳細的研究報告及生態建設方案。
針對草海北坡的地形、土壤理化形狀,在造林綠化過程中,專家建議嚴控對有機化學物,例如農藥、氮磷鉀化肥的應用,而是在結構改良中應用原表土或客土表土來維持土壤養分水平;在地形開挖、回填邊坡過程中,需采取在坡底設置擋土墻,坡腳、坡頂區設置截排水溝等方式,防止臨時水土流失。在樹種配置上,采用主導功能樹種和彩葉樹種隨機混交或塊狀混交的方式造林,呈現以綠色為基調、彩葉樹種為小斑塊、葉色隨季節變化的森林景觀。
只有科學的實施草海流域山地綠化,草海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才能得到提高,進一步帶動威寧縣地區旅游業的發展。中外園林會繼續加強和林業科學研究院的合作,共同推進國家草海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項目的開展,切實承擔起園林央企的社會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