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南三環豐益橋東管頭街,是中外園林審計署915景觀工程項目經理胡世鋒每日上班必經之路,項目開工至今,胡世鋒帶領11人年輕團隊在施工一線奮戰了9個月。 “三名90后新畢業的大學生,五名85后青年員工,又是國家重點工程,我這個70后老男孩是帶著童子軍打硬仗啊!”胡世鋒在談及項目人員年齡結構時打趣道。 面對項目人員低齡化、經驗缺乏等實際問題,胡世鋒在915項目堅持執行“師帶徒、以老帶新”模式,給青年人學習機會,幫助新員工快速沉穩成長。 以老帶新,修剪紅楓 畢業于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專業的安澤錦去年入職中外園林,915項目是他的第一個常駐工地。“書本知識和實踐操作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安澤錦說道工作近一年的感受時特別提到了自己的好師傅逯永明:“逯哥是2012年公司科技創新先進,在植物學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種植、養護經驗。”4月底,逯永明帶領幾名新員工修剪園區北門旁邊的幾棵紅楓,本著“疏剪雜枝,整理補充”的原則,去除樹體上一切有害、無用、多余枝條。“像枯枝、病蟲枝是屬于有害的,要毫不猶豫地疏剪;徒長枝在通常情況下是無用的,一般也要疏剪;交叉枝、重疊枝等總有一部分是多余的,要酌情疏剪。” 逯永明把自己多年積累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年輕人,這只是915項目“師帶徒”模式最普通的一例,一直以來,以師帶徒的模式大力培養青年員工,使其成為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的生力軍,都是中外園林人才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而在實戰中鍛煉隊伍,增加青年員工的實踐經驗更是這其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節約保質,土方換田 土方換田也是考驗年輕人意志的艱難工作。2013年11月底至12月中旬,北京天寒地凍,運輸車輛白天無法進入五環市區內,加上2014年春節臨近,915項目制定科學有效管理方案穩定大局,提高決策效率,年輕人任勞任怨輪流值班,每晚兩人堅守崗位,渣土去好土來,精確控制土方標高,防止超挖,又得滿足植物生長環境要求,在近一個月的施工期間,項目通宵加班成為常態,全體參建人員齊心協力,面對困難不退卻,出色打贏了項目開工以來異常艱難的一場攻堅戰,比預計節約近6000方土,為項目在質量優先的前提下創造效益。 作息顛倒,確保成活 915項目的“桃李爭春”、“玉棠富貴”、“汲古含今”三大主要景觀中銀杏、玉蘭等樹木的種植也是一項難度不小的工作,3月底,天氣乍暖還寒,20天的時間,運輸大樹的車輛白天無法進城,為保證苗木的存活,減少出土到下種的間隔時間,年輕團隊作息顛倒,夜晚值班,修剪樹枝,減少蒸騰,確保成活。“施工現場相當臟累,這些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虛心學習,不辭辛苦,進取心強,我很欣慰。”胡世鋒在談到面對國家重點工程年輕團隊如何應對時這樣說道:“要給年輕人鍛煉的機會,分工明確,崗位職責落實到人,廣泛學習,輪崗交流一定會有回報的。” 舍棄小家,不辭辛苦 85年出生的綠化工程師趙建新和86年出生的土建工程師李宏民都是河北人,趙建新新婚半年,李宏民有個5歲的小孩,由于工期忙,兩人一個月回家探親不到兩天時間,舍棄小家,無怨無悔。“我們做工程的工作性質就是這樣,長期駐扎在施工第一線,崗位責任書落實到我這個個人,一開工就根本停不下來,一個釘子一個眼,一個蘿卜一個坑。我走了我這的一堆事誰管?”趙建新說到自己的工作,覺得虧欠最多的人就是唐山家中的老婆:“辦完結婚的事我就在工地上待著,沒能陪老婆度蜜月,甚至家中的日常瑣事都顧不上。”915項目年輕團隊被問及家庭或是女朋友問題時,最多的反應是無言,望向窗外正在建設的工地。 質量優先,有效管理 胡世鋒每日會接數個電話,溝通相關事宜,這是他的工作常態,從2013年底優選進場苗木開始,胡世鋒就親自帶著新員工進入苗圃基地,緊抓苗木質量,做好標準控制。“樹形、分枝點、胸徑統一這是最基本的選苗原則,進場前,座凳、欄桿、異形材、路障也是一個道理,都得去廠家查看。”胡世鋒對915項目的管理很有自己的想法,質量優先,優選勞務人員,加強勞務施工管理,避免以包代管,做到過程控制這些都是他爛熟于心的工作準則。責任明確,分工到人,嚴格控制施工進程,做過程精品,每項工作做好質量預控,對于質量通病,嚴格技術交底,注重細節這些工程質量管理理念也始終貫穿于915項目。胡世鋒非常希望能夠固定團隊,開展輪崗,讓工作相近的員工盡快成長成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初夏的北京陰晴不定,一場暴雨過后,項目工地空氣清新,中心草坪生機盎然小草愉悅生長,猶如915項目年輕團隊正在茁壯成長為中外園林的鐵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