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30页_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_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_2020久久精品亚洲

對外媒體
企業文化
創先爭優
書畫攝影
文海拾貝
園林新知
植物賞鑒
 
網站首頁  >  和諧企業  >  文海拾貝
文海拾貝
孔子說廉: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發布時間:2014/10/17           閱讀:1644 次                 I     收藏     I     打印     I     關閉   

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里仁》)
  意謂富裕和顯貴,是人們所期望得到的,但不用正當方法得到,那是君子不能接受的。
  儒家承認人有“富與貴”的欲望,至于如何得到富貴,孔子給出的回答是要走正道,以正當途徑獲取,固守做人的節操,做到欲而不貪,取舍不茍。這就是說,富與貴不得離道而求,否則就是不仁不義。 
  在孔子看來:“儒有不隕獲于貧賤,不充詘于富貴。”(《禮記·儒行》)意謂儒者不因貧困而喪失志向,不因富貴而喪失節操。還說:“不為利疚于回,不以回待人。”(《左傳·昭公二十年》)意謂不能為了私利而邪行,不能以邪行待人。
  任國有個人問屋廬子:“女色與禮哪樣重要?”屋廬子說:“當然禮重要。”那人說:“如果以禮去迎親,就娶不到妻子;不這樣就能娶到妻子,那么還必須以禮去迎親嗎?”
  屋廬子無法作答,就到孟子這里求教。
  孟子聽了后,說你這樣告訴他:“越過東邊鄰居的墻去摟住人家的姑娘,就得到了妻子,不去摟,就得不到,你還準備去摟嗎?”(《孟子·告子下》)言外之意是:倫理道德是人的自然稟賦,是第一性的,而愛好美色與追求富貴則是第二性的,后者必須受前者的約束,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有句古語,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說桃樹李樹不向人們打招呼,但人們因為它們的果實而爭相趨往,致使樹下走出了一條路來。儒家并不阻止人去摘桃摘李,而是要把摘桃摘李的行為納入倫理規范,為之建立秩序,避免人們為了爭搶而出現混亂。
  追求富貴,人性使然。沒有這種追求,社會的發展就沒了動力。這是因為,人以滿足個人欲求為出發點去追求富貴,客觀上會起到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作用。因此,對于富貴,問題不是該不該追求,而是該如何追求。遵照仁義道德的約束去追求富貴才是正當之道,如此才能既促進發展,又不至于造成禍亂。能否遵守仁義道德,可以顯出君子與小人之別。
  世間總有那么一些人,欲壑難填,為了獲得富貴不擇手段,甚至死到臨頭也不肯作罷。《紅樓夢》里的《好了歌》唱道:“世人都說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金錢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這些話不是對我們很有啟發嗎?(摘自《中國紀檢監察報》孔慶林)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13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东乡族自治县| 满城县| 惠州市| 定兴县| 江门市| 白朗县| 日土县| 阿巴嘎旗| 三河市| 青海省| 彩票| 安溪县| 淳安县| 英山县| 永新县| 河西区| 天等县| 麻城市| 鄄城县| 涞源县| 白河县| 衡水市| 安仁县| 茌平县| 五莲县| 大宁县| 洞头县| 延寿县| 云阳县| 即墨市| 沙坪坝区| 达孜县| 永顺县| 新密市| 彩票| 遂宁市| 会昌县| 阿克苏市| 理塘县| 深泽县|